7月22日消息,在第三屆2023中美氣候金融二軌對話中,美國前財長、保爾森基金會創始人兼主席亨利·保爾森表示,“現在我們這場仗打輸了,不管我們做什么,地球的溫度都在不斷上升,所以必須著手解決這些話題,比如適應和韌性,這將發揮重要的作用,而且要投入更多努力去發掘突破性的技術,來捕捉溫室氣體。因為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極端天氣事件,對于中國和其他國家都會造成巨大沖擊。”
保爾森表示,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是世界級的問題,氣候變化如果不去減緩的話,會導致越來越多的熱浪,讓世界很多地方變得不適宜于人類居住。“氣候變化確實在加速,而且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也在加速。生物多樣性喪失了以后,也會對氣候變化造成負面影響。”
他認為,需要把重點放在生物多樣性上,因為物種滅絕。“很多時候我們認為天然的資源不會枯竭,是用之不竭的,但事實并不是這樣。”
“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我之所以認為它比氣候變化更緊迫,就是因為我們理解氣候變化背后的科學,我們知道需要做什么,雖然也許我們沒有正確的采取措施,不過我們確實在采取一些措施。但是生物多樣性背后的我們是不理解的,很多物種在加速滅絕,讓我們非常擔憂、非常有挫敗感。”保爾森說。
他表示,“試想一下,如果全球生態系統失衡的話,會導致什么?在中國可以看到,從1990年后有44%的野生動物數量下降,有一半的沿海濕地都喪失了,現在看到很多物種滅絕速度比以前快了1000倍,所以到本世紀末葉之前就會看到很多物種滅絕。我們要確?焖偃フ{整方向,如果美國和中國能夠發揮作用,就可以快速轉向。”
保爾森還談到,必須要在氣候變化方面作出全速應對,但有些事情其實對于生物多樣性是有負面影響的,比如像太陽能電池板和風電廠大規模部署,會摧毀生物棲息地。
“要想降低環境破壞,需要做好防治工作和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在很多領域都需要改革,比如農業、林業、漁業的補貼,還要去改造基礎設施的建設,現在在基礎設施方面也看到有大力的投資。有很多金融機構和企業可以身體力行采取行動,發揮影響。”保爾森強調,不能把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獨立開來,“因為太陽能、光伏發電站和風電廠會造成大量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所以我們在這方面還需要去審慎思考。”(來源:新浪財經 劉麗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