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紅餐網 景雪
“名校女碩士辭職開辦社區食堂”“年輕人愛上了社區食堂”……
社區食堂,最近又熱起來了!在這股熱潮背后,上海、西安、杭州、成都……全國多地又相繼涌現出一批社區食堂。
今年初,“一批社區食堂倒下了”的消息一度沸沸揚揚,怎么僅僅過了幾個月,社區食堂就又風生水起了?
01
熱度又回來了!
大批年輕人愛上社區食堂
去年10月底,住建部、民政部聯合發布的一份《關于開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將社區食堂推上了風口。
到了今年2月,“第一批社區食堂倒閉”的信息開始在網絡上蔓延,當時不少人認為,社區食堂的風口已經過去。
但如今僅僅又過了幾個月,社區食堂的熱度又回來了。
紅餐網搜索發現,甘肅、湖南、重慶、河北、杭州、成都等全國多地又出現了一批社區食堂。
7月初,上海距離黃浦江直線距離最近的一家社區食堂——徐匯濱江市民食堂開始投入運營,該食堂不僅365天供應一日三餐,且所有菜品均現炒現賣。
6月,沈陽沈北新區的一家社區食堂開業。根據沈陽日報當時的報道,該社區食堂開張營業當天僅三個小時,就有236位60歲以上老年人辦理了儲值卡。
5月,湖北日報報道稱,湖北宜昌市的一家社區幸福食堂開業,尚未到飯點,食堂打菜窗口就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食堂內不僅有8元的優惠套餐(包含兩葷一素一湯),還有符合大眾化口味的小碗菜等多樣化菜品。
還有去年10月就被曝要重建的西安國營安居大食堂,在今年4月,也已經“上新”開放餐飲檔口,升級改造后的國營安居大食堂門店內增設9個餐飲檔口,1個小食點位,提供近百種美食。
在社交平臺上,不少消費者也忙著分享各個社區食堂的坐標,與此同時,大家對社區食堂的喜愛也溢于言表。
“在上海,基礎建設比較完善的城區,幾乎每個街道現在都會有一家社區食堂的存在”“這樣的社區食堂在深圳、廣州大把,隨處可見”“成都現在非常流行社區食堂,都江堰附近已經開了好幾家”……
家住沈陽沈河區南塔街道附近的慧慧表示,第一次去社區食堂,就被其喪心病狂的劃算程度震撼到了。“雞腿10元、大白菜燉豆腐3元……小菜免費、湯免費……60歲以上的老人還有優惠,有老人吃一頓飯就花了三四塊錢,比在家里做飯還便宜。”
“社區食堂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大概都是像我一樣,突然發現原來吃飯根本不需要花那么多錢。”在上海工作的李勇感慨,以前每到了飯點就開始糾結要吃什么,點外賣怕不健康,自己做又沒時間。“直到今年5月,辦公樓下新開了一家社區食堂。一葷兩素也就二十來塊,還有飯、有湯,都是家常菜的味道,讓人吃得放心。”
南京市棲霞區的一家社區食堂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年輕人來我們社區食堂就餐的比例確實在不斷上升,占就餐總人數的比例在50%到60%左右,超過一半。”
02
改頭換面,
這批社區食堂越來越像網紅餐飲店
其實,社區食堂并非新鮮事物。此前,很多城市也都有一些社區食堂,這些社區食堂多是養老食堂或是長者助老食堂的形式。
90后白領簡天表示,自己是土生土長的廣州人,早在幾年前,廣州的一些街道、社區就有開辦長者飯堂,這些長者飯堂多由街道辦事處組織籌辦,價格劃算,但只接待老年人。
“對老年人而言,在家做飯要刷鍋洗碗,歲數大的,身體也不太方便!來食堂可省事多了,而且長者飯堂的飯菜確實物美價廉,葷菜、素菜、主食、湯品一應俱全。”簡天告訴紅餐網,他家小區附近的老年人基本上都是長者飯堂的?。
這些長者飯堂往往規模不大,經營時間、菜品種類也嚴格遵循老人的習慣、作息而定,部分飯堂甚至可以為老人提供助餐或送餐服務,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老人就餐難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興起的這批社區食堂和原來的這些長者飯堂有很大不同,大有改頭換面的勢頭。 共2頁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