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餐飲老板內參 余從
新茶飲、咖啡賽道火熱、不斷擴容,帶動上游供應鏈企業,掀起供應鏈上市潮。
隨著招股書遞交,從前大眾少有耳聞的供應鏈企業走到臺前,大家看到了“悶聲發大財”的新茶飲、咖啡供應鏈玩家……
有人跌利潤
有人跌股價
前幾天,知名濃縮果汁供應商德馨食品更新了上市招股書。
2022年,公司營收小幅上漲,從2021年的5.29億元增加到5.35億元。但凈利潤卻跌了不少。招股書線束,公司歸母凈利潤從2021年的9547.26萬元降至7376.03萬元,同比減少22.74%。
德馨食品是一家為茶飲、咖啡品牌提供原料的公司,主營業務分三類:飲品濃漿、風味糖漿、飲品小料。德馨的客戶赫赫有名,比如蜜雪冰城、瑞幸咖啡、星巴克、7分甜。這些茶飲、咖啡巨頭為德馨貢獻了將近一半的營收。
但在2022年,德馨的第一大客戶瑞幸咖啡“跑”了。

◎圖源:德馨招股書
德馨此前招股書顯示,2021年,瑞幸咖啡在德馨的采購金額為1.26億元,為集團貢獻了當年23.93%的收入,瑞幸咖啡超越星巴克,成為集團第一大客戶。
快速奔跑的瑞幸沒有帶著德馨一起謀劃未來。
2022年,德馨在瑞幸咖啡銷售金額為5845.22萬元,不到前一年的一半。雖然蜜雪冰城2022年購買量倍增,但總體來說,德馨在TOP5大客戶的銷售額還是出現了下滑的趨勢。
德馨并不是個例。主營業務和德馨相似的鮮活飲品、田野股份,也有類似的情況。
招股書顯示,鮮活飲品在2020-2022年分別實現營收約8.12億元、10.64億元、9.30億元,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約1.80億元、1.89億元、1.06億元。其中,2022年,鮮活飲品業績出現明顯下滑,營收同比下降約12.62%,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約43.66%。
田野股份在今年2月2號登陸北交所,發行價格3.6元/股。上市當天大幅高開,開盤價為4.99元/股,市值13.6億元。不到半年的時間,田野股份股價為2.87元/股,市值9.39億元,下跌30%有余。
這兩年乘茶飲、咖啡之風而上的其他供應鏈企業,日子都不太好過。
做供應鏈
成為茶飲企業心照不宣的大事
深扒幾家供應鏈的招股書、財報,內參君發現了供應鏈企業不好過的原因:大部分收入來源的下游餐飲企業決定減少采購。
近兩年提交上市申請的供應鏈企業,背后都有一個或者幾個知名的大客戶。
>>>田野股份前5大客戶的收入占比為68%,其中第一大客戶奈雪的茶占比達20%。彼時,招股書中便有說明,雖然與主要客戶保持穩定的合作關系,但若未來對方的需求下降或向其他供應商采購產品,將產生不利影響。
>>>寶立食品的第一大客戶百勝中國,在2019年-2021年的收入占比達到31%、25%、21%。
>>>鮮活飲品的招股書中提到,其主要客戶為蜜雪冰城全資子公司上島智慧供應鏈有限公司以及古茗等新茶飲公司。占比分別為28.68%、6.28%,前5大客戶的收入占比達到了51.27%。
>>>德馨食品在前文中提到,2021年度最大的客戶為瑞幸,其占比23.93%,前5大客戶的收入占比為45.36%,到了2022年,瑞幸在其銷售占比便下降為10.92%,降幅達一倍有余。
德馨的凈利下降,是因為瑞幸“跑了”。
這里還需要探討另一個問題,瑞幸跑到哪里去了?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還需要回到新茶飲發展伊始。在新茶飲發展初期,當時供應鏈市場的參與者并不多,我們今天所能看到這批集中沖刺IPO的供應鏈玩家,均是伴隨著新茶飲一路走來。
但隨著市場的不斷完善發展,在巨大利潤誘惑下,不少新茶飲企業憑借以往在食品、飲料行業積攢下來的經驗,紛紛涉足原料供應端,為了搶占市場。
先看蜜雪冰城。近日,蜜雪冰城位于成都的智能生產加工和出口基地已正式開園。該基地總投資50億元,包括智能制造、綠色產品深加工、研發等用途,此外還配有常溫和低溫立體庫,稱能夠滿足6000多家門店的需求,以加強跨區域經營的能力。
其實,蜜雪冰城2018年在溫縣建設的550畝生產+倉配物流項目已經全面投產。除了在河南,蜜雪冰城還在廣西、安徽、海南、重慶布局生產供應鏈。
再來說勢頭正勁、即將突破萬店的古茗。也是最近,古茗位于浙江省諸暨的原料加工基地進入施工階段,該基地花費10億元建設,預計2024年4月份投產。根據古茗的說法,項目建成后,將為古茗茶提供茶、果等輕食飲品原料,預計產值達29億元。
共2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