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正在沖擊科創板的長風藥業,或許揭露了部分藥企一個難以言表的“秘密”——“醫院拜訪”費用。
近日,長風藥業沖擊科創板IPO獲受理,目前處于已問詢階段。
招股書里,長風藥業在市場推廣費用中列出了“醫院拜訪”費用,2021年和2022年,該費用分別為16.6萬元和2385.76萬元,可以看到該費用在2022年陡然增長了約143倍。
長風藥業對“醫院拜訪”的解釋并非十分清晰,公司稱,主要是對終端醫院相關科室進行日常拜訪。
一位資產管理分析師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藥企高額的市場推廣費背后,往往存在“帶金銷售”的魅影,長風藥業所謂的“醫院拜訪”費用將成監管部門問詢的重點,很可能阻礙其IPO進程。
同時,2021年至2022年,長風藥業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產生的營收分別為2983.18萬元、3.36億元,占當期主營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1.05%、96.22%。由此來看,當前,長風藥業營業收入對單一產品的依賴嚴重。
三年累虧5.86億
長風藥業專注于呼吸系統疾病領域藥物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近日,長風藥業沖擊科創板IPO獲受理,目前處于已問詢階段。
目前,長風藥業擁有已上市產品3個,主要在研產品12個,其他在研產品19個。其中,公司自主研發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于2021年5月獲批上市,并于2021年6月中選第五批全國藥品集中采購,自上市以來已經覆蓋超過8000家終端醫療機構。
長風藥業介紹,布地奈德2021年中國市場銷售規模為74億元,系國內銷售額最大的吸入制劑品種。
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長風藥業營業收入分別為485.88萬元、4198.57萬元和3.49億元,主要來自公司技術服務收入和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產品銷售收入。
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2年,長風藥業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產生的營收分別為2983.18萬元、3.36億元,占當期主營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1.05%、96.22%,其中集采收入分別為2821.79萬元及2.69億元、非集采收入分別為161.39萬元及6649.39萬元。
由此來看,當前長風藥業營業收入對單一產品的依賴嚴重。
不僅如此,由于公司在研產品多、研發投入高,因此長風藥業短期內產品銷售形成的利潤可能仍無法覆蓋研發投入。
2020年至2022年,長風藥業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4.05億元、-1.32億元和-4939.92元,三年累計虧損5.86億元。
而同期,長風藥業研發費用分別為2.02億元、9878.03萬元和1.07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4523.32%、291.54%和35.32%。
公告中,長風藥業還坦言,若已獲批上市產品商業化不及預期、后續在研產品無法按預期獲批上市,則公司可能持續處于未盈利狀態或累計未彌補虧損繼續擴大。 共2頁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