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等主辦的首屆滬港創科金融論壇在香港舉行。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郭毅可發表《人工智能和藝術》主題演講。郭毅可表示,人工智能的最高峰就是具有創造力,把人的創造力學會了,人工智能就有一個很高的飛躍。
在郭毅可看來,人工智能賦能的藝術系統可分為兩類,一類叫圖靈藝術家,主要是模仿人類藝術的工作,就是仿人的藝術家。還有一類是機器藝術家,這就是按機器自己的能力去創造,它畫的畫可以跟人不一樣,但為人類所欣賞,藝術沒有規律,機器完全可以創造跟人不一樣而為人所欣賞的藝術作品出來。
郭毅可稱,模仿人的技術現在主要是生成型人工智能,就是把萬物的各種各樣的特征總結出來,形成分布,并采樣以生成滿足這些特征的物體來,如把人的特征都學會以后、再生成人的畫像,一個人物書就創造出來了, 也可以轉化風格,把一幅中國畫轉化為莫奈、梵高的,這也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應用。更重要的不僅僅是轉化風格,還可以把一個畫家的整個形態、風格重整。
“但機器藝術家則不同,而是以機器自身的邏輯和理解來創造作品,但這樣的作品必須為人所欣賞,所以,機器要與人類同理共情。我們現在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最大化地強調人與機器共同創造。機器創作最重要的就是要人欣賞它的作品,這就需要反饋,反饋的系統就是你要告訴機器對它的任何一個創造喜歡或不喜歡作的衡量,這里面就用到了很多算法的創造,根據反饋來學習生成,反饋出來就形成了藝術激發下的情感數據,這樣的數據就可以指導學習,然后就形成了藝術機器人。這是非常有意思的工作。”郭毅可分享道。
郭毅可強調,創科關鍵是在做,要努力去做,就可以做出很多東西。“人工智能能生成出來各種各樣的藝術形式,包括歌曲,還可以生成影像。我們的目標是在三年之內,能夠讓機器生成有情節的電影,現在離這個目標已經越來越近了。”郭毅可稱。
來源:新浪財經
|